2025-02-17
铝镁合金暴露在海洋环境时,晶界处会析出阳极Al3Mg2相(即敏化现象),导致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(SCC)敏感性增加。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,合金的SCC敏感性不同,在水位波动区的SCC敏感性受“浸入–露出”交替时间的影响较大。然而,目前针对水位波动区铝合金SCC行为的研究尚属空白。基于此,课题组硕士生刘喆设计搭建了SCC模拟装置,用来探究水位波动区不同“浸入–露出”交替时间的应力腐蚀行为。同时,联合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知名电化学专家Bernard Tribollet教授对合金的SCC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。成果以“A mechanistic study 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of sensitized AA5083 in a simulate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: Combined impedance analysis and tensile tests”为题发表在Corrosion Science上,指导教师为夏大海、秦真波。
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(SSRT)试验、恒载下的电化学阻抗谱(EIS)分析研究了敏化5083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。随着“浸入–露出”交替时间从1min–1min延长至120min–120 min,腐蚀速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,这是因为合金露出过程中表面薄电解质层的水分蒸发、盐分浓缩和充足的氧气供应,促进了晶界处富镁相的阳极溶解。因此,应力作用下沿晶断裂倾向增加,应力腐蚀敏感性高。在腐蚀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下,相比于全浸环境,水位波动区的合金表面的双层氧化膜的保护性更差。此次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水位波动区铝镁合金SCC机理的理解,并为水位波动区金属SCC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。
研究成果简介:
图1. 浸入–露出循环下的SCC模拟装置示意图:(a)电化学测试系统,(b)连通器,(c)电动推杆,(d)时间控制系统。
图2. (a)敏化AA5083的HAADF-STEM图;(b)(a)中黄色虚线区域的EDS面扫描图;(c)(a)中红色箭头处的EDS线扫描分析。
图3. 不同浸入–露出交替时间下敏化AA5083的SSRT试验结果:(a)工程应力-应变曲线,(b)抗拉强度和延伸率,(c)应力腐蚀敏感因子。
图4. 不同条件下敏化AA5083样品的EIS图:(a)Nyquist图,(b)Bode图。
图5. 浸入-露出交替环境中敏化AA5083的SCC机理图:(a)浸入过程,(b)露出过程,(c)薄电解质层放大图,(d)裂纹尖端放大图。
全文链接: